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为配合学校今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经济统计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具体调研及收获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我专业先后通过实地调研和搜集资料,对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在教育规模、管理制度、培养质量、学校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走访了渭南市统计局、陕西必肯数据分析有限公司、袁家村民俗文化体验村等用人单位。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在发展定位上走得均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重基础,宽方向,加强实验实训,依托学校提炼特色的办学路线。如兰州理工大学,是一所甘肃省、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校,其工科背景非常深厚。经济管理学院目前有7个专业,71名专任教师,其中会计学专业是甘肃省特色专业。开设专业根据师资、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在不断做出调整,比如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暂时停招。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有:1.在办学过程中,也一直秉承学校的工科特色,高等数学等课程与工科通开,学生具备看图和制图的能力;2.考核方式灵活多样,除了有正常考试之外,还有综合测评这种方式。采用综合测评方式由老师自选:平时作业、答辩等均可,需要老师保留结课作业或者电子化资料作为过程资料,具体已经体现在了教学大纲中;3.人才培养方案做得相当细致,每个专业都有达成度分析,可以完全数量化,权重多少完全依照工科认证。专业培养目标依靠毕业要求、课程、知识点进行支撑,毕业要求达成度可有每门课程成绩*相应达成度来计算出学生的毕业成绩,比较好地体现除了课程与能力的对接;4.科研创新训练采取学分制的方式,有完善的课程大纲,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有:创新课程(15人封顶,上课时间老师自选)、开放性实验、参加大赛项目等、本科生导师制,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5各等级,可以不断升级;5.国际班、国际办学经验丰富,课程完整对接,有完整的课程描述;6.英语等基础学科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7.有一些前沿性、操作性强的课程自己没有师资,采取与中介结构合作的方式,但需要另行收费;8.实习分为两个阶段:专业实习(学院签约的实习基地)和毕业实习(以分散实习为主,建议学生优先选择签约单位,实现实习于就业的对接),而见习分散在具体的课程当中,没有集中、大规模的进行。
兰州财经大学是一所财经类专科学校,专业特色相当明显。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分散到了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多个学院中,专业划分非常精细。主要特色:1.学校专门设置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相关课程、大赛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是毕业的必备条件,采用学分制的方式具体执行;2.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训课程组模块设在专业课平台下,独立设置,在实验室完成;3.鼓励考试方式多样化,根据课程设置来确定,可采用分组、PPT演示、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让学生来参与打分,但需要留下成绩评定的依据;4.拥有相当专业规范的实验室,创新创业教研室、经管实验教研室、创新创业实践部、教学管理部、技术开发维护部等;设有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孵化园、创业园等20多个实验(实训)室和创业基地,教学实验实训场地使用面积5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余万元,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西安财经学院也是一种财经类专业院校,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凸显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经济统计学专业设在统计学院下,作为经济与社会统计学部存在。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西北赛区的承办单位,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多内外的市场调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统计系设在经济与金融学院下。其统计专业提出了“强化数理方法、突出经济统计特色的办学思路”,以“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素养,坚实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具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为培养目标。以期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数据搜集、处理分析,经济检测与预警等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统计系的课程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了科学化和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拿起课本能懂,放下课本会用”。
同时我们还对陕西比肯数据分析有限公司、渭南市统计局等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走访,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满意,学生积极上进、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够立足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注重沟通与团队合作,对学校的培养也基本满意,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经济统计学专业于今年3月-4月多次召开了专业人才培养培养计划修订会议,会议集思广益,讨论很热烈。存在的问题如下:
部分课程名不够准确;
部分课程内容有交叉重复的现象;
部分课程前后时间安排不合理;
课程设置面有些狭窄。
三、调研成果
经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于国内兄弟院校专业培养的经验总结如下:
1.依托学校特色,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考虑到我校特色和地方需要,培养的方向主要以面向基层、中小企业为主,主要强调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扎根基层的务实精神。从这个基本方向出发,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计量分析能力、统计软件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在经济管理机构、金融保险行业、信息咨询机构、市场调研机构、中小企业等部门从事数据的采集、加工、分析、开发、管理、研究工作、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
2.强化实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要尊重认知规律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坚持教学改革与创新,注重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改变“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实现从应试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到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导的转换,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的改变。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各种大赛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研究的活动的过程,以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以大赛为依托,以项目驱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
从2015年3月份开始,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目前已经取得国赛三等奖3项、省赛一等奖2项的好成绩,通过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后面会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同时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和创业项目,目前已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2项、省级2项,校级项目6项。
4.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将学生见习、实习真正落到实处
从实验课程的建设看,各兄弟院校在原有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高质量的实践创新性质的实验课程,并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多方单位合作,建立了更多适合学生实践锻炼的应用型实践基地。
四、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在认真分析、总结以上高校的培养方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本专业的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在课程设置上要进行改进优化。
(1)《计量经济学》(3.5学分)与《应用回归分析》课程内容有重合,建议删掉《应用回归分析》课程;
(2)将《统计学》课程(2学分)调整为《统计学》(3学分);
(3)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开Eviews、SPSS等专业统计软件的学习;
(4)为适应学生考统计师的要求,增开《统计法》课程;
(5)在专业任选课中增加《当代经济学前沿问题》、《当代经济学流派》、《专业文献导读》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相关建议
1.增设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并制定详细的评定细则
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科学评价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学习成效,提高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性,增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学分,并将此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拓展课程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两大类。文化素质拓展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卫生与健康、创业教育、学科创新方法、毕业教育等;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学科竞赛类、科研(技能)训练类、学术研究成果类、读书活动与学术报告及讲座类、文体竞赛类、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类、就业实习(实训)与国(境)外交流类等。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采用学分来度量其学习的数量与质量。本科学生在完成必修、选修课程和全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外,第二课堂至少完成相应方能毕业。第二课堂课外实践学分申报原则上由二级学院受理并组织审核,统一向学校教务处报送。
2.鼓励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考试目前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考试内容中记忆成分所占比重较大,考试方式较单一,一次考试决定成绩,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建议增加考试方式的多样性,使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增加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查有助于促使学生加强平时学习,促使教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机会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以适应高等学校即将实行学分制改革的需要。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口试、无纸化、小论文、小设计等。除本科主干基础课采取闭卷笔试外,其他课程考试方式可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由各主讲教师确定,由主讲教师写书面申请,专业建设负责人审查,报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批准,再报教务处分管处长批准。根据这一规定,教师的自主权有所扩大,高年级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中,采用其他考试方法的课程会有所增加。本科主干基础课程采取闭卷笔试,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以及基本的教学质量。